松竹國小
位於昌平路2段12號的松竹國小,今年舉辦第49届畢業典禮。對於這個號稱百年校史,卻只有49届畢業生的學校,許多「三分埔」的新住民都不解其詳?身為老住民的我,經常不厭其煩地為好奇的鄉親細說從頭:
民前8年(日明治36年)設立於四張犁文昌廟的私塾,獨立成為——四張犁公學校。
民國2年,為方便更多人就學,日本政府覓地蓋新校區,四張犁公學校於是遷到三分埔(今松竹國小),大屯區(今北區、北屯區一帶)80歲以上的長者,小學教育都是在三分埔受教。
民國10年,大屯區唯一的學校(四張犁公學校)更名為北屯公學校。
民國18、22年,先後設立北屯分教場(今北屯國小)及四張犁分教場(今四張犁國小)方便當地居民就近上學。
民國29年,三分埔教場功成身退,木造教室全部拆除,三間鋼筋水泥教室得以保留,學生分別轉往北屯和四張犁兩個分教場。
民國30年,三分埔的校地大部分出售,僅保留約三千平方公尺,三間倖存的教室,則充當大屯區地政事務所資料保管處。
戰後(台灣光復)民國45年初,地方人士爭取,希望利用原有的三間舊教室設立分班,以便三分埔的子弟就近上學。同年9月「四民國民學校——松竹分班」獲准成立。
民國50年,松竹分班獨立為「台中市北屯區松竹國民學校」,亦即是今天的——松竹國小。
歲月匆匆,轉眼四、五十年,原本只有三間舊教室,一個年級僅有一班的迷女學校,如今學生人數t超過兩千,擁有「松竹樓、勁竹樓、松英樓、松青樓」四個教場,前庭有讓人流連忘返的:水池、雕塑、綠色走廊、露天劇場……以及一棵棵高大挺拔、英姿煥發,守護校園的大王椰子樹。
我44年入學,松竹分班於45年成立。因此我是最後一批捨近求遠,每天來回走一兩個鐘頭,前往四張犁求學的三分埔子弟。雖然無緣成為松竹國校的畢業生,但生於斯長於斯,從未離開過三分埔,對這塊土地瞭若指掌,與松竹國小互動頻繁的我,每談起這個充滿歷史的學校,總有說不完的話題。
那時「學校」沒有人讀書,三間舊教室經常門窗緊閉,小小的我,想像著裡面是否隱藏著不可告人的秘密?教室旁邊有一間小木屋,住著一個說北京話的外省人,三分埔人稱呼他「地政科仔」。有一次,姊姊帶我去學校玩耍,她跟一群大孩子,一下子玩捉迷藏、一下子玩踢格子,我因年紀小始終無法加入他們的行列。百無聊賴,我的腳步不由自主來到了小木屋,那位臉上總是似笑非笑的地政科仔,穿著睡衣坐在躺椅上聽收音機,看到探頭探腦的我,起身招呼,接著牽起我的手走進小木屋,然後拿出幾片餅乾要我吃。雖然聽不懂他的話,心悸他那異於常人的親切感,然而禁不止餅乾的誘惑,我在那兒陪著他吃餅乾、喝開水、聽收音機……
當母親心急如焚地找到我時——走出小木屋,第一句話是:「彼的人有與妳按怎麼?」接著嚴厲斥責:「後擺絶對袂使哩來這。」回家後,姊妹倆都慘遭修理,我挨打的理由是貪吃,姊姊是沒有顧好妹妹。懂事後,聽到外省阿兵哥非禮本省女孩的不愉快過去,耳聞地政科仔的桃色風聲……我才明白母親當年的心急如焚與小題大作。
印象中,地政科仔一直住在那間小木屋,直到民國60年左右,學校擴建,小木屋拆除才搬走。擴建後的松竹國小幅員廣闊、環境優美,正值青春年華、享受戀愛滋味的我,曾經跟男朋友(現在的老公)在校園後面的榕樹下卿卿我我,陪伴著星星月亮直到曙光乍現,東方出現魚肚白。
婚後依然住在三分埔,我帶著孩子到松竹國小入學,參加學校舉辦的各種活動,晚餐後到校園走走……如今,已届花甲之年,每天早上,我準時來到學校的操場作運動——望著松竹國小巍峨的門樓,我想起孫兒孫女朗朗上口的校歌:
巍峨立風格佳 松竹最美好 松蒼勁 竹虛懷長青志氣高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