稻米的故事
早餐過後,到11點30分是「劍湖山園區遊覽」時間,看著同伴們一個個童心未泯興致高昂,園區內驚險刺激的遊樂設施一個也不肯放過,只有我是在大家的慫恿下坐了一趟魔天輪。看著大夥玩得不亦樂乎,一向懼高又怕暈眩的我,選擇來到「稻米故事館」。
以生產稻米和米食為主的台灣,儘管環境變遷,人們的飲食文化有所改變,但是稻米在台灣人的心目中,仍然是無可取代的糧食。在稻米故事館繞了一圈,我看到各式各樣的米食料理、點心樣品和農村工具的展示,以及許多和稻米有關的故事,發現稻米的種類竟多達270餘種。
睹物思情,從小在農村長大的我,想起每年的6月和9月是稻米成熟的季節,田野間盡是黃橙橙、隨風擺動,等待收割的稻浪。稻作收割期,割稻的隊伍在稻田中,彎腰、低頭、揮舞手上的鐮刀,然後讓割下來的稻束,一束一束依序平躺,等到割完一部份,其中會有四個人站起來,準備輪流使用打穀機;當隆隆的「機器桶」聲響起,一粒粒渾圓飽滿的稻穀,霹哩啪啦掉進機器桶中……
30年代的農村,人們日出而做日落而息;40年代,田裡的水牛是全家人的寶貝;50年代,跟著哥哥姊姊或左右鄰居來去田裡爌窯;60年代,買一台黑白電視機是全村最驕傲的事;70年代,割稻、插秧有機器代替,老爸不必再彎腰;80年代,都市計畫的腳步來到農村,無田可耕的爸爸很鬱悶;90年代,看到水牛的機會跟中統一發票一樣難得。
走出時光隧道,意猶未盡的我,繼續瀏覽米食文化的紀錄,體會稻米對台灣生活文化的影響,感受農夫春耕、夏耘、秋收、冬藏的刻苦精神,同時也期許年輕一代,在豐衣足食之餘,不忘感念先人荷锄耕耘、揮汗收割的辛苦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