座落於台中市北屯區三份埔的松竹寺,供奉著一尊十八手觀音,在文明的腳步尚未光臨這片土地的當年,祂是村民信仰的中心,也是我們心目中救苦救難的菩薩。村子裡的人如果遇到解不開的生活難題,或家人健康出了狀況,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求觀娘媽(觀世音菩薩的暱稱)指點迷津消災解厄,祂的聖靈庇佑著芸芸眾生,祂濟世救人的精神給人們力量。在那物質缺乏生活水平低落的年代,觀娘媽就這樣陪伴著三份埔人一路走過來;孩子們「頭燒耳熱」或受到不明驚嚇,都是喝祂的爐丹(香灰水)長大的。
建廟一百七十餘年歷史的松竹寺,據說是清朝道光年間,有一次洪水氾濫,三份埔一片汪洋,農作物全部泡湯,村民一個個仰天求助,祈求老天爺幫忙,讓災難盡快結束、大地速速恢復生機。大水退去後,忙著收拾災後殘局的村民,意外發現一尊不知從何處飄來的觀音神像,奇蹟似地安坐在一棵生長在「麻竹園」的「松樹」上。
圍觀的村民無不嘖嘖稱奇,經過商量擲杯請示後,集資興建「松竹寺」,把「水流觀音」就地供奉起來;觀娘媽從此成為村民的精神象徵,也是三份埔的守護神,而花木枎疏、花香鳥語的廟埕,是小孩子們玩耍,村民休閒聚會、聯絡感情、傳遞資訊的好地方。
一九三一年太平洋戰爭爆發,台灣的天空戰火瀰漫,美國軍機經常在空中盤旋,空襲警報聲不時嗡嗡作響,災難和傷亡的消息頻傳,而三份埔卻幸運地躲過了一次次的轟炸。聽說美軍飛行員,幾次在半空中發現「白衣大士」阻擋他們的轟炸任務。在那慘烈的戰火中,在那死傷不斷的戰況下,三份埔所幸有觀娘媽的庇護,才得以在猛烈的炮火中減少生命和財產的損失。
戰爭結束,國民政府來台,行政區域重新整編,三份埔因為松竹寺的關係而取名「松竹里」。
農曆六月十九是觀娘媽生日,邀請親戚朋友「來看戲」,是此地一年一度的盛事,豐原客運班班客滿,遠來的香客、外出工作的子女、出嫁的女兒、看熱鬧的親戚、吃拜拜的朋友、做生意的攤販,把原本寧靜的三份埔,點綴得熱鬧滾滾,家家戶戶殺雞宰鴨,準備招待一批批蜂湧而來的食客。
在那經濟並不富裕的年代,為了這一天的到來,無論是「大做大落」的大戶人家,或「無做無落」的賺呷人(打工維生),都會盡其所能地為心目中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慶生,想辦法讓前來吃拜拜的親友大快朵頤盡興而歸。
觀音廟前的廣場,在當天可說是人聲鼎沸,各式各樣的臨時攤販、來來往往的香客、手持線香嘴巴喃喃自語的信徒,還有聚精會神的戲迷,和鑼鼓喧天賣力演出的布袋戲。有一次,我跟母親去拜拜,望著戲台上活靈活現的「布袋戲尪仔」,母親說:觀娘媽喜歡看布袋戲,每年為祂慶生都是以布袋戲為主,有一年主事的「爐主」是村裡有名的「鐵齒」,請來歌仔戲團在觀娘媽廟前熱情演出,說也奇怪!那年,廟前那棵樹齡跟松竹寺同年的黃爪桃,無緣無故長滿了爬蟲!從此,對於這種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傳說,村人不敢造次,而觀娘媽喜歡觀賞布袋戲的典故,就這樣穿鑿附會地流傳下來。
留言列表